水电与抽水蓄能

夯实基础创新管理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上海交通 

来源:水电与抽水蓄能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19

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、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。长期以来,上海交大秉承“思源致远”的办学精神,以教育节能、管理节能、技改节能为工作主线,深入实践“节约型校园”的建设工作。2003年,学校设立上海交通大学水电管理中心(以下简称“中心”)作为学校开展节能工作的主管部门,从培育师生节能意识、健全节能组织体系、完善节能工作机制、加强节能技术改造、强化节能绩效考核等方面发挥各方力量,使节能工作渗透学校教学科研、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。2005年以来,“中心”工作得到了各方肯定,学校先后获得“上海市节水型企业(单位)”、“上海市节水型学校(校区)”、“全国城市节水工作示范校园”、“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全国节能管理先进院校”等荣誉称号。最近被推荐上海市“十一五”节能先进单位。

一、夯实基础,加强节能管理的规范化、长效化

近年来,“中心”针对节能管理量大、面广、繁琐,以及专业性、技术性强的工作特点,组织三级节能管理网络:由主管副校长挂帅,统筹领导全校节能工作;“中心”负责执行全校水、电、气等能源管理政策任务;校内各单位组建专业节能管理队伍落实节能措施,组建“节能督察队”等学生生活节能网络。

同时,“中心”不断完善节能管理制度。根据国家相关节能法律、法规,制订《上海交通大学水电管理暂行条例》、《上海交通大学水电收费管理办法》、《上海交通大学水电使用成本分担办法》等,修订完善《计划用水管理制度》等12项相关管理制度,使节约用水、用电有据可循,违章可究。

二、突出特色,创新能源管理的新机制、新模式

近年来,随着学校规模与事业迅速发展,学校用能呈刚性增长趋势。为此,“中心”积极探索节能新路子,深挖基层节能潜力,推行水电使用成本分担机制,实行“定额管理、超额自付、基数补贴、成本共担”的能源管理制度,以水电能源(资源)定额配置的办法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合同用能管理模式,对校内用水用电实行分级分类管理,与校内45家单位建立对口联络机制,签约到户、监督到人,将节约用水用电的责任落实到单位用户。合同用能管理模式增强了师生员工的成本核算和节能意识,规范了单位(部门)、个人的管理和使用行为。2010年,学校水电费总支出、人均支出、单位建筑面积水电费支出分别比2005年下降12.69%、18.04%、40.51%。

三、整合资源,引领节能技术的科研性、示范性

上海交大在能源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前列,拥有10个相关一级学科和7个密切相关的国家重点学科,并建立能源研究院,为学校打造高科技节能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2008年以来,“中心”依托能源研究院等科研资源,以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为抓手,全面推进、分步实施节能监管平台的建设,实现了能耗数据远程采集、实时分析,结合建筑面积、科研经费、人员等因素,进行指标管理。平台一期覆盖闵行校区学生公寓(计量表具余只);二期覆盖徐汇校区学生公寓及部分闵行校区院系大楼(计量表具6000余只)。

“中心”还不断探索节能新技术的应用,在徐汇校区的路灯采用了太阳能技术应用;积极开拓太阳能锅炉以及太阳能中温工业的新应用;“I-CEO”智能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学校图书馆的中央空调变得“聪明”起来。

四、激发热情,拓展节能宣传的多维度、广辐射

为深入推进节能工作,“中心”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节能热情和力量。在实体组织上,鼓励学生组建学生节能督察队,加强水电日常使用的监督和管理,由点及面、由线到块,提升水电等能源监督管理的广度和深度,及时制止浪费行为。在具体活动上,以“地球一小时”、“全国节约用水宣传周”、“上海市节约用水宣传周”、“世界水日”、“全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宣传周”等活动日为契机,以横幅、展板等形式进行宣传,在用能点张贴“节能小贴示”,在校园网发表节能倡议书,举办节能专题讲座等,形成了“人人参与、个个知晓”的良好节能意识与氛围,为培养具有节约品质的高素质人才,为建设节约社会起到了辐射和教育作用。

当前,中心正继续锐意创新,积极探索和实践,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节能高效之路,为学校可持续发展,为上海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。 (钟欣)

上一篇:浅谈精细化管理破解水电收费难题
下一篇:没有了